此后,为厦门市海岸养护提供技术支持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专家前来海口调研。6月22日,海口海洋、水务、园林等相关单位组成海岸线保护考察学习小组前往厦门考察学习。

  “岛在增,滩减少”,作为同样“蚕食大海”的城市,过去40年中,厦门岛面积增加23.7%,但是岸线长度减少了26.8%。

  天然海滩泥沙来源一般有海岸侵蚀来砂、入海河流来砂、近岸浅水区古沙坝砂体向岸输移等。近几十年来,随着沿海人类活动及河流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加剧,厦门与国内许多沿海城市一样,天然海滩泥沙来源减少,大量天然海滩整体处于侵蚀退化状态,台风及风暴潮直接威胁主干道环岛路。

  2002年以后,包括政府在内,几乎厦门全社会的力量被陆续动员起来,持续推动着厦门岸线生态的修复。

  2011年,近2500公顷的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获批,这是国家海洋局批复建设的全国七个国家级海洋公园之一。为建设国家级海洋公园,厦门市展开了一系列岸线修复工作。

  “厦门当时遇到的问题比现在的海口严重多了。”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余兴光表示,就拿沙滩来说,厦门启动的沙滩保护与恢复计划,不得不采取多项工程措施保护现有沙滩,人工再造恢复即将或已经消失的沙滩。

  以厦门会展中心岸段为例,修复前岸边只有一些稀薄的沙滩,退潮后的滩涂和淤泥让人觉得大煞风景。通过测算波浪动力,创建月牙形海岸线条件,建造坡度较为平缓的海底地形,人工补沙,使滩肩宽达40米。

  “沙滩修复并不止是单纯地补沙,还包括拦沙堤、排水箱涵及排水管涵接长、台阶以及配套景观等工程。”余兴光介绍,厦门会展中心岸段以前只是光秃秃的堤岸,堤下面是落差4米左右的海面,在总投资5700多万元进行修复后,这一条2000多米长的岸线,呈现的是一片令人惊艳的黄金沙滩,观景台与陆地高度差仅为1.2米,已成为厦门举办各项沙滩运动项目和市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厦门岛南部岸线最东侧的天泉湾,由于缺少物源补给,遭受明显侵蚀,海滩几乎侵蚀殆尽。针对侵蚀最严重岸段,人工补鹅卵石岸线达600多米,平均滩肩宽15米,表层是鹅卵石,中层为石片,底层为石块。每到涨潮,潮水和海浪冲击岸线,整个鹅卵石滩在海水中整体晃动,哗哗作响,煞是动人。鹅卵石滩不仅起到了消浪,保护堤岸的作用,无形中,还成为了厦门一景。

  岸线修复,需恢复“软”功能

  如何保护风暴潮中的海滩,海岸?除了给海岸线披上钢筋水泥或是硬石钢盔,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海滩能够通过自我调整适应水动力环境,有效地抵御风暴潮等极端动力事件。其护岸功能既安全、高效又具有可持续性,是其他海岸工程设施所无法比拟的。”在余兴光等专家看来,加重海滩的“软”功能,才是目前许多城市岸线修复之道。

  据有关部门的最新调查显示,海口部分海滩存在不同程度的侵蚀现象。专家们认为目前海口的天然海滩存在占滩建筑多,生态护岸欠考虑,无海滩保护和开发规划等问题。

  沿岸占滩建筑较多从卫星图上就很容易辨识。西海岸很多沿岸建筑占用了海滩后滨的位置,极大地压缩了天然海滩自我调整的空间,在台风、风暴潮天气条件下,很容易造成滨海沙滩难以自然恢复的损害。

  有专家举例说,譬如西海岸某酒店,远看就像海滩上的一堵墙。这种建筑局部或整体占据海滩,从长远看对海滩的稳定有很大影响。

  对于目前的西海岸修复工程,有专家认为,这种修复方法有利于抵御台风、风暴潮侵蚀的后方陆地,但不能保证沙滩不受损或少受损,因为岸线工程设计需要考虑硬质护岸与滨海沙滩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护岸工程建设有导致天然沙滩被破坏的可能。

  “以硬碰硬,不如利用沙滩或卵石滩四两拨千斤。”余兴光形容。

  建国家海洋公园:西海岸的未来期盼

  近日,海口市委的一次常委会议上,有关市领导提出了对海岸线保护的举措,如制定生态修复计划,编制海口岸线保护规划,申报西海岸国家海洋公园建设等。

  “建国家海洋公园,意味着可以恢复更宽的沙滩,以及珊瑚礁、红树林、防护林带等这些保护海岸不受大潮巨浪侵蚀的天然屏障。”国家海洋局的专家指出,加快生态的恢复与重建,既要充分遵循自然规律,依靠自然修复,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科学的调控与管理,激励与扶持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

  自2011年开始,国家海洋局已经批准了三批共28个国家海洋公园,其中山东9个,福建5个,辽宁5个,广东4个,广西2个,江苏2个,浙江1个。目前来看,沿海省份国家海洋公园的多寡与该省对海洋生态的重视程度不无关系。

  “海口全市157公里的岸线中,沙滩岸线长度达到45公里,即全市将近30%岸线为砂质岸线。海口有国内许多沿海城市不可比拟的沙滩资源丰富,这些丰富、优良的沙滩资源,为海口市实现‘热带滨海旅游度假地、具有热带海岛风光和优良生态环境的理想居住地’等城市规划目标提供了条件。”余兴光认为,国家海洋公园的核心是保护生态资源,让公众享受自然环境。国家海洋公园的类型很多,有沙滩公园、珊瑚礁公园、红树林公园等,海口西海岸可以从万绿园开始,将整个海口湾、西海岸的滨海风光都纳入进来,有沙滩,有绿地,在对滨海资源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同时,展示海口的滨海城市生态系统。

  (本报海口7月23日讯)

  他山之石

  礁石原来是排水管!

  -海南日报记者刘贡

  在对厦门海岸修复、沙滩养护的考察中,我们没有发现海滩上的市政排水口。对于临河和临海的城市而言,雨污分流后,雨水管将直接排入水体中。而这些排水口往往冲刷岸线,截断岸滩,很是难看。

  针对这个疑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有关专家指着沙滩与海水交界处的几块“礁石”说,那里便是排水口。

  于是众人近前侧身探向礁石朝海一面,果然里面是一个大洞。仔细研究,这些密密渗入了贝壳的“礁石”其材质原来是混凝土,日长月久,已经跟海岸融为一体。

  专家们介绍,国际上对海岸边排水口的设计一般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排水管到堤岸或路沿即止,排出的水再从沙滩上流淌进大海,这种方式往往破坏了沙滩的完整性,甚至造成侵蚀;第二种是排水管一直从地下伸入到海里,但这种方式会致使游泳者因此受伤,也会因海水压力导致排水不畅;第三种是排水管从沙滩底下埋至海水交界处,但也容易影响美观。

  厦门岛的环岛路最终采用了第三种类型。先是将市政排水箱涵沿垂直于环岛路方向延长,箱涵基础采用夯实抛石基床,涵身为预制安装钢筋混凝土结构。用混凝土高垒的管口,设计如一堆错落有致的大石块。

  对于海南而言,海口市海洋局有关人士认为,目前应该加强排海污染物控制,减少海洋环境压力。如科学评估主要河口和海湾重点区域可容纳污染物总量,确定重点控制污染物的具体环境容量,逐步推行海湾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提高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率,改善海洋环境质量;同时要实施近岸清淤工程,减少内源污染,开堤纳潮,扩大海域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