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海南结下不解之缘

  1988年4月的海口,给晓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古朴”:大部分的街道旁是低矮的平房,当时的海口国际金融大厦和海口宾馆是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是当时海口的地标性建筑。位于中山路、博爱路一带南洋风格的骑楼老街,经常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个崭新的省会城市有一种‘小城风味’,让人感觉舒服惬意,可以驻守心灵。”晓剑回忆道。

  那个时候的创业激情,让晓剑颇有感触。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十万人才闯海南,其中很多是来到海南创业的大学生。晓剑回忆,当时的三角池公园一带,就是求职创业大学生的聚集地。他们在三角池公园的围墙上粘贴留言、互换信息,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宽慰。夜幕降临,甚至有大学生在那儿朗诵诗篇,大声歌唱,抒发心中所想……

  这些年轻人心怀理想和一股不管不顾的闯劲,投身大特区建设的火热生活,触动了他的内心。尽管晓剑不久后返回北京,但未曾想到,正是这次经历成为他与海南结下奇妙缘分的开始。1988年年底,朋友邀他一起到海南发展,开办出版社,晓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再次来到海南,他和几位作家朋友,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在海南乡间骑行游走,这一次他更全面地领略了这里。晓剑回忆:当时昌江县城大都是土路,在黎族村落中,多数是茅草屋,因天气炎热,人们大多光着脚。见到客人前来,黎族村民异常好客,捧来槟榔、摘来椰子。

  “其实一路上,我们所到村庄的村民都十分热情,他们朴实且非常善良。”晓剑说,海南秀丽的自然风光,朴实热情的民风,都与晓剑曾在云南当知青的经历非常相似,这给一直以知青题材创作的晓剑产生了一股莫名的亲切感,这也让他找到了创作的“平实感”:不同于澎湃的激情,而是精心耕耘的收获感。

  后来,由于一些因素,到海南来开办出版社的初衷未能落实。晓剑选择留在海南师范大学担任学报编辑工作,尽管每月仅有200元的工资,但学报工作并不繁忙,这给了晓剑更多更自由的创作时间,他以平均每年出版两本书的速度进行创作。到了1998年来到海南10年,他共出版了20本文学书籍。

晓剑采风时与黎族儿童在一起。晓剑采风时与黎族儿童在一起。
晓剑环岛骑行采风到达石碌铁矿。晓剑环岛骑行采风到达石碌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