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天生丽质”到“生态示范”

  “现在的鸭尾溪,比我童年时代见到的更美了。”67岁的退休老人陈秀梅从小生长在海口鸭尾溪边。令她惊喜的是,曾经黑臭的鸭尾溪,经过近几年的改造,溪水清澈,红树遍布,犹如一幅景观画……不仅曾经的邻居搬了回来,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从一度鱼鸟不问、市民绕道,到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好去处,鸭尾溪的脱胎换骨,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

  海南“天生丽质”,生态优势明显,但其岛屿型生态系统整体比较脆弱,一旦被破坏,就很难修复。正是有了这一认识,从在全国率先决定建设生态省到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从提出“绿色崛起”发展道路到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

  “农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过椰子树”“永久停止中部生态核心区开发新建外销房地产项目”“全面推行‘湾长制’”“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省委七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提出30条生态环保硬措施,用最全面、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升级版”。

  2018年,中央要求海南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

  举旗定向,路在前方。一年多来,海南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体制改革,先行一步。

  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海南在“多规合一”改革中为全省整体发展绘制了一张蓝图,在全国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同时启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对重要生态空间进行严格保护。

  作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关键举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落址海南岛中部山区,规划总面积4400余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七分之一。

  堵住源头,直击“痛点”。

  海南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违法建筑肆虐,拆!城市黑臭水体,治!土法熏烤槟榔,禁!违规侵占海岸带,退!

  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从2018年起,海南取消12个生态敏感市县GDP、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彻底扭转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政绩导向。

  对所有新上项目,海南明确提出坚持从快审批和严守底线相结合原则,如果突破了生态底线,即使能带来再多的税收、再多的GDP,也坚决不上。翻阅海南建设项目环境审批档案,因不符合产业环保政策而被“一票否决”的项目不在少数。

  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扎实举措,陆续被推出——

  出台《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在全国率先提出“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汽车”;“禁塑”成为海南自贸区首批12个先导性项目之一;开启汽柴油国Ⅵ时代,推动国六标准轻型汽车上路……

  从城市到农村,从山林到田草,再到湖海,“海南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国一流。目前,海南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99.7%,地表水水质总体优良率92.3%,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1%以上。

  用最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将目光投向海南,海南开放型经济活力迸发。今年上半年,海南外商投资大幅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6倍。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增长19.3%,国际旅游收入增长27.6%。随着“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的推进,更多的乡村端起“生态饭碗”,迎来跨越发展的新机遇。

  海南,用实践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