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过程中,如何对金融开放实施有效的监管?海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熊安静提出,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需要构建起“三防工程”——即在“一线放开”中构建防波堤、在“二线管住”中构建防洪坝、在“岛内自由”中构建防火墙。

  熊安静说,一是对于国际资金进入海南,要建设防波堤,“就像港口的防波堤,主要功能是防止海浪对港湾的冲击,但仍保持了海水的流动。所以在一个总量可控的情况下,让国际资本能自由进入海南自贸港。”

  二是建设国内资金流入海南的防洪坝。国内市场体量非常巨大,海南建省初期的房地产泡沫就是因为大量国内资金流入,但海南容纳不了这么多资金,只好投入到土地和房产的炒作,进而对国内经济造成了资金短缺和流动性的风险,最后中央被迫采取了严格的管制措施;

  三是建设资金在海南自贸港内安全有序流动的防火墙,当一个风险发生的时候,能够被防火墙有效地隔离,不会产生连锁反应和次生风险和灾害。

  熊安静表示,“三防工程”与西方经济学的金融沙盒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海南自由贸港金融创新的兴起,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经济学和金融监管的一些做法。要结合中国、海南的实际情况,按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原则,去做好风险防控和开放的有机统一。

  到海南安家近20年,熊安静见证了海南从经济特区到国际旅游岛,再到自贸区(港)三个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过程。他说,海南自贸区(港)与国内的20个自贸试验区相比,承担着更多的使命,需要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海南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一个社会主义的自由贸易港,世界上130多个自贸港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海南也是唯一一个有着广大农村地区的自贸区(港)和经济特区,发展特点和状况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了中国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

  “这个意义上来讲海南自贸区(港)的成功,实际上就是中国怎么样由一个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进入一个信息社会的路径探索。”熊安静表示。

  自贸区(港)建设两年来,海南取得了哪些显而易见的成果?

  熊安静认为,在中央的推动下,海南的干部群众经过努力,在自贸区(港)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四个方面表现非常明显:一是在中央的整体谋划中,以“1+N”为代表的自贸区(港)的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完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等方案均已出台;

  二是自贸区(港)功能在海南初步显现,实现了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吸引了贸易的资金、人才、交通工具、数据等各方面要素的集聚。2020年11月海南市场主体数量突破了110万家,反映了市场主体对自贸区(港)前景的看好。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等业态呈现了成倍的增长;

  三是在改善民生方面,海南的房价没有因重大政策出台而导致房价飙升,各种引才方案、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都被纳入了政府的计划当中;

  四是针对贸易投资、金融、人员流动各类风险,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落实都提前一步,实现防控。总体架构通过大数据、网格化的管理方式,重视科技的作用,发挥出了社会制度的优势。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自贸区(港)建设两年多以来的成绩,就是蹄疾步稳。”熊安静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