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海口7月7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刘麦)7月7日上午,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海南省工商联原副主席沈桂林集资诈骗案。公诉机关指控,沈桂林共向208人非法集资超过8亿7千万元。同时审理的还有被告人谈雄杰等七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预计庭审将持续进行至7月9日。

  由于该案被害人过多,法庭无法容纳众多被害人,一部分被害人在另一法庭通过庭审直播旁听该案。

  虚假拍卖制造经营红火假象 曾在海口南大桥下办假房产证

  海口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02年10月,被告人沈桂林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获得海口泰特典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特典当公司)60%的股份,并任总经理。2003年7月,沈桂林成为该公司法定发表人。

  2002年至2009年,沈桂林在泰特典当公司自有资金较少的情况下,通过借款方式融资用于该公司的典当业务及偿还借款利息,并向出借人支付 2%-3%的月息。2009年以后,沈桂林在明知泰特典当公司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基本没有业务、资不抵债的情况下,通过本人招揽或公司员工、朋友等人帮助招揽等方式,以其个人名义,并以泰特典当公司、海南泰达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拍卖公司)等关联公司做担保,承诺支付月息1.5%至4%的不等利息,与李某某、郑某某等人签订《借款协议》,向李某某、郑某某等人借款。

  期间,沈桂林找人制作假房产证及不动产他项权证准备给出借人查阅,以方便借到更多款项而不抽回本金。对这一事实,沈桂林亲口承认,其在南大桥下找人制作了假证。沈桂林还约出借款人观看其公司进行的虚假拍卖,以制造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假象。

  在沈桂林的鼓吹和宣传下,并且考虑到沈桂林以前都能按时支付利息,李某某、郑某某等人于2009年至2013年12月,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现金等方式先后将巨额借款转到沈桂林提供的银行账户中。

  随着借款的本金和支付的利息越来越多,还款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接到更多的钱来还款,沈桂林不但积极要求公司员工、朋友等他人帮助招揽借款,而且将其购买的房产、汽车等用于抵押,继续借更多的款项。

  出逃前烧毁借款账本 消失前一天仍支付出借人利息

  公诉机关指控,沈桂林收到借款后,未将借得款项用于典当业务,而是将大部分用于偿还以前借款的本金和利息,还将借款用于购买房产和汽车、字画等艺术品,还有手表、钻戒等奢侈品,支付北京美丽道公司、海南美丽道公司等公司的各项开支。

  2013年12月,多名被害人要求偿还数千万元的本金,加上还要支付巨额利息,沈桂林资金链断裂,再也无力支付。因事情败露,沈桂林将登记被害人借款的金额、支付利息等资料的记录本烧毁。

  2013年12月7日,沈桂林携带外币从海口出逃到香港,并辗转泰国、缅甸等地。离开海口前,沈桂林在明知无力偿还的情况下,还向郑某某借款100万元。

  2013年12月19日,海口市公安机关对本案进行立案侦查,同日对沈桂林网上追逃。经做工作,沈桂林于同年12月27日从国外回国向公安机关投案。

  经鉴定,截至案发,沈桂林共向208人非法集资共计87972万元,已返还5亿多元,造成被害人损失还有3亿多元。

  沈桂林在法庭上对公诉机关指控的案情和借款数据表示同意,“我不记得我曾经借了多少人多少钱,以公诉机关认定的为准”。

  休庭时,被害人张先生向南海网记者透露,他曾借款200万元给沈桂林。“是沈桂林的员工于焰鑫介绍的,当时就说缺资金周转。沈桂林当时是省工商联副主席,又是海南收藏家协会的会长,拍卖协会的会长。因为他知名,才愿意借钱给他,他当时承诺给我2分利。”张先生说,沈桂林2013年12月6日失踪,5日下午4点多还给我打了一笔利息。张先生相信,因为沈桂林支付利息每次都准时,表面上十分诚信,所以十多年的时间内都没有露出过马脚。

  沈桂林当庭自辩难圆谎言 称自己不是集资诈骗

  在公诉人宣读完起诉书后,沈桂林说,“我对亲朋好友们表示深深的歉意。”接下来,他辩称,自己从未公开宣传过“借款”的事,只是在亲友圈内说过。所以,自己并不是集资诈骗,只能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借来的钱一部分用于投资经营,一部分用来支付“投资人”的利息。

  沈桂林还称,自己从未想过要卷钱跑路,只是自己经营不善、投资失败,觉得无法面对亲友才出国。对于出逃的事实,他用了“暂时回避”这样的字眼。他辩解,买的房产、字画、写字楼等也都是投资的需要。

  沈桂林不仅为自己的罪行开脱,还希望法庭免除其公司高管、朋友等其他几名被告的罪责,称自己从未因这些被告帮助吸收存款而给他们给予奖励,只是逢年过节给一些公司应发的奖金等。

  “我的主观愿望是想将公司经营下去,不想让大家都蒙受损失。”沈桂林一方面多次强调自己的主观愿望的“善意”,一方面却在事实上用各种恶劣的欺骗手段博取出借人的信任骗取巨款。

  公诉机关认为,沈桂林无视国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诈骗的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并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应该以集资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谈雄杰等七名被告为沈桂林的员工、朋友,他们明知他人以高息回报为诱饵,仍积极帮助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应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