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新辉老师在给3名学生上拼音课。符新辉老师在给3名学生上拼音课。

  凤潭村距离海南省海口市临高县东英镇只有1.5公里,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进村的通道,是一条仅供一人通过、椰树掩映之下的红土小路。穿过这个通道再走100米左右,就到了凤潭小学。

  相比于村子里不少用石头砌成的房子,凤潭小学的3栋黄色平房,显得有些破旧,却很醒目。凤潭小学现有10间教室,1个礼堂。除了一间正在上课的教室,其余的房间都空着,礼堂堆放着闲置的桌椅。

  谁也想象不到,这所如今看起来很破败的乡村小学,始建于清末,如今已有百年历史,还曾经培养出两位黄埔军校毕业生。

  在刚刚开学的9月,这所百年小学迎来了它的“全家福”:3名学生和两位老师。

  这3名学生和两名老师还是“争取”来的。

  就在两年前,凤潭小学还有70多名学生。附近村子的学生会慕名来这里读书。而近两年,随着村里不少人外出打工,许多学龄儿童也被父母带去县城、海口甚至外省读书。

  但是因为凤潭小学没有教授英语的师资力量,在三年级应该开设英语课时,孩子们必须去镇里或其他学校上学。对于留在凤潭村的学龄儿童来说,去东英镇中心小学读书是必经之路。

  村民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座常住人口不到700人的小村庄,前后培养出100多名大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因为东英镇中心小学有几位老师“教得特别好”,尽管比凤潭小学远一些,不符合国家“就近入学”的规定,但在家长的集体坚持下,几届孩子都顺利在中心小学入学,就读一年级。

  今年9月,6岁的女孩王芳莉、王紫怡、5岁的男孩王歆苗到了上小学的年纪。8月,他们的家长跑到东英镇中心小学办理入学手续。然而,东英镇中心小学却坚决不“接收”他们。

  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列为农村义务教育要重点抓好的六项工作之一,自此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农村学校撤并拉开了帷幕。

  凤潭小学就是要被撤的一个,学生本应并入东英镇中心小学就读。但这所百年小学,对村民的意义,显然不仅限于提供教学场所这么简单,更是厚重的血脉传承。村子里不少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是凤潭小学的毕业生。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

  为了保住学校,村民和村干部多次跟当地教育部门交涉。最终,当地教育局承诺,只要还有一个学生在凤潭小学读书,就不撤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