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把握一个准则——坚持原创,坚持扎根人民

  什么是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新常态?换句话说,我们将为什么而创作?海南文艺战线的工作者们思考得出的答案是两个字:人民。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服务群众作为核心准则,就是把握住了文艺工作的新常态!

  近年来,我省文艺战线工作者们把人民作为创作主体,把发展建设的生活实践作为表现内容,抵制低俗媚俗、反对浮夸,通过“结对子、种文化”,建立起了一批基层文艺创作基地。从琼北的海口,到南疆三沙,文艺工作者们在一线采风创作,结对帮扶,慰问演出,拉近了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文艺创作,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有源之水”。

  统计显示,海南省文联、省作协及9个我省文艺家协会、各文艺院团,目前均已建立了基层文艺创作基地和“结对子”帮扶联系点。一批反映基层火热生活和群众精神面貌的文艺活动火热开展起来:庆祝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70周年文艺晚会《如歌岁月》,庆祝三沙建市大型文艺晚会《爱我三沙》,抗击“威马逊”台风赈灾义演,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5周年主题晚会《崛起》,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主题晚会《红色记忆》,纪念海南解放65周年音乐舞蹈史诗《征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群众性系列主题晚会……悠扬的旋律,奏响的是为人民群众鼓与呼的嘹亮之歌!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多样的创作形式,也同样是来自人民群众和身下这片热土的馈予。报告文学、舞台剧、广播剧,一批精品力作迈进了“国家级”。

  展示鹦哥岭青年团队励志报国先进事迹的系列文艺创作,得到了中央高度肯定和各界好评;《海南祖宗海》等美术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新编历史琼剧《海瑞》、原创大型舞剧《秋菊传奇》《南海丝路》》、情景音舞诗画《歌海梦儋州情》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颁布实施的《海南文化工程建设规划》和《光辉岁月——海南文学艺术大事记(1950-2013)》,图文记录海南解放以来文艺事业大事要事,编著出版的《黎族民歌简明教程》等,也打造出了地方特色文化挖掘传承的“海南范本”。

  文艺成果紧系一个目标——为改革和发展大局服务

  “每月都至少有1场省内优秀剧目进省歌舞剧院演出,艺术家们的演出热情和群众的喜爱程度令我们动容。”省歌舞团团长彭煜翔对近年来政府扶持的惠民演出活动感触颇深。

  文艺工作,为改革和发展大局服务。我省把“惠民演出活动”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广大文艺工作者们紧紧契合民生脚步。数据统计,2014年,我省国有文艺院团惠民演出惠及观众已达80万人次之多,舞剧《孔子》《海上探戈》《沙湾往事》《朱鹮》,彩调剧《刘三姐》,歌剧《江姐》,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女拜寿》等国家精品剧目均在省歌舞剧院进行过惠民演出,深受观众欢迎。

  而为了让这一民生工程更加贴近老百姓,让广大基层群众享受更多实惠,我省对文艺发展繁荣的体制机制也进行了深入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是省委确定的重点改革事项之一,我省为此完善制定出台了《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创作生产传播项目奖励办法(试行)》、《海南省高雅艺术商业演出票价补贴办法(试行)》、《海南省卫视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管理办法的通知》、《海南文艺社团的管理办法》等,将文化事业费重点向文艺创作生产传播倾斜,符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方向的文艺产业项目,均优先得到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