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双修双城”前行篇
三亚,一座旅游城的30年
文\海南日报记者苏庆明
编者按
全国“双修”现场会将于10月在三亚召开,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城”(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城市)试点城市,三亚一年来的探索和成就,将在这一时刻得到集中展现和考验。三亚“双修”“双城”建设,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场中国城市建设的革命性实验,如果试验成功,将可为国内城市内涵式发展提供一个学习范例。本期《海南周刊》聚焦于此,全面展现三亚城市建设发展30年来的变迁、建设成就、未来蓝图。
从1987年建地级市,到2016年,三亚已经走过30个年头,由一个小渔村演变了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诸多城市高速发展30年,积累了大量的“城市病”,三亚亦是如此。回首三亚的发展历程,给人以历史的深思。如今,作为中国唯一一座“双城双修”试点城市,三亚的探索或将为国内城市内涵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就是一个小渔村”
1987年12月31日,已是冬季的三亚一如既往地温暖。上午9时,三亚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聚集了5000多人,他们有的是机关干部,有的是各界各民族代表。这里召开的是三亚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庆祝大会,整个会场一片喜气洋洋。
离此不远的三亚港,渔民们早已用小木船把鱼打回来,正由戴着斗笠的妻子们在港务局码头售卖,抬筐的抬筐,称重的称重,成筐的海鱼由此发到三亚各处农贸市场。不仅仅是卖鱼,从港台等地贩运来的各种小商品也经由三亚港走俏。
三亚港水边,建有疍家渔民密密麻麻的吊脚楼,再向岸上走,就是杂乱的民房。三亚港往西,就是当时整个三亚最繁华的红旗街和解放路;如今的商品街一至五巷,还仅是坟地、沼泽地、池塘或菜地。从三亚港到解放路一带,就是三亚巴掌大的城区。
老三亚人介绍,三亚的城市建设,就是围绕三亚港发展起来的。按港边榆港社区居委会主任何太胜的说法,这个港口在上世纪新中国成立前就吸引疍家渔民从广东等地迁移过来。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三亚港为了战备,不对外开放。1983年10月,国务院批准该港对外开放口岸,并且开辟三亚至香港海上客运航线。渔船、商船、客船一下子多起来,港口空前繁忙。
有人从外地来三亚,用了“五个一来总结”:一个港口,一条解放路,一条红旗街,路上有一电影院,一个菜市场。“完全就是个小渔村”。
何太胜很喜欢彼时的三亚港:“岸边是大片沙滩,景色很美,退潮时能看到有虾有蟹,不用出海都可以抓到。”也有人回忆,经三亚港入海的三亚河,河水很干净,河滩上能看到蟹挥舞着钳子走来走去。
三亚三面环山。在三亚港正北方向,20公里外,有不少青翠的山岭。许多小孩喜欢穿着拖鞋,爬上不高的抱坡岭去摘芒果。
三亚港的西侧,是三亚湾;东侧,是大东海。这是当时最受外来人欢迎的两处地方。有人来到三亚湾,看到“湛蓝湛蓝的大海,海鸥海燕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翱翔”,“沙滩洁白如练,长满各种野花野草”,“黄昏的三亚湾是宁静而美丽的。夕阳的余晖洒海面上,海面像镀了一层金光,闪闪发亮。三亚湾就像是养在深闺的少女,美丽而不外现。踏着夕阳的余晖,看着留在沙滩上浅浅的脚印,我们轻唱着《外婆的澎湖湾》。”
很多人都知道的是,大东海要热闹些,是最容易见到外国人的地方。穿着泳装的外国美女,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三亚人老符说,1980年代末,这里建起了第一家酒店“金陵度假村”,但来的多是有钱人。
在三亚升级地级市前不久,国家旅游局拨款50万元,用于开发三亚西边、离三亚港有20公里的天涯海角景区。但来三亚工作的吴天骄回忆,“来三亚两年后才发现,它是一个景区,原来我以为它只是个成语。”
在1982年至1983年,三亚准备撤崖县设三亚市(县级)时,崖县政府已经决定,把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至城市。在身为县级市最后一年的1986年,三亚城区人口由1983年的刚过10万增至18万,城市扩展到羊栏、荔枝沟一带,建设面积14.43平方公里,是1983年的2.5倍。
在筹备海南建省、三亚升级时,1987年10月1日,海南建省筹备组组长许士杰、副组长梁湘等人及三亚干部在鹿回头召开了“鹿回头会议”。会议肯定了《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认为把三亚建设成国际性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定位是准确的。
这一年,来三亚的旅游人数约为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