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代表委员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建言献策

  让孩子们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就梦想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希望小学,孩子们通过“同步课堂”与县城北斗小学的孩子一起上英语课。本报记者武威通讯员陈思国摄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希望小学,孩子们通过“同步课堂”与县城北斗小学的孩子一起上英语课。本报记者武威通讯员陈思国摄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陈蔚林 刘操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被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向人民群众许下的又一个庄严承诺。

  “公平”“质量”这两个词,彰显了党和政府改变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现状的决心,亦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新使命,开启了教育改革的新征程。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和住琼全国政协委员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充分探讨。

  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义务教育择校热、学前教育入园难、城乡教学质量差距大……在采访中,代表、委员向记者反映了海南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长仁代表说,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客观存在着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海南教育事业起步晚、底子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还存在不足。

  陈飘代表来自基层,对这一问题的体会尤为深刻。他告诉记者,以学前教育为例,他所在的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公办幼儿园学位远远不能满足周边村镇幼儿的需求,“抢”不到公办园学位的幼儿只能进入私立幼儿园。但私立幼儿园要么教育质量较低,要么学费标准较高,令当地家长很是苦恼。

  “不仅学位,城乡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很悬殊。”林安委员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批好老师就有一方好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但是部分地区还未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激励机制,无法及时实现教师队伍的优胜劣汰、更新换代。与此同时,一些落后地区还存在着优秀教师“请不来、留不住”的难题,导致校际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软实力差距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