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红色的圆圆身体有哈密瓜那般大小,浑身遍布突出的管足,顶端是从深蓝、深红、浅黄逐渐过渡,如植物枝丫一般的触手……这种五彩斑斓、显得敦实憨厚的新品种海参,正静静地躺在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实验室里。它的茁壮成长,告示了我国首例、世界第二例人工翼手参的繁育成功。

翼手参成体。图片由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提供翼手参成体。图片由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提供

  在水中,翼手参缓慢荡漾着它的粉红色触手,细枝末节处,慢慢卷曲又伸展。从小小的胚胎到参苗,再长到成体,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作为2018海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南海珊瑚花园及珊瑚礁礁生物高值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重要产出成果之一,翼手参由人工成功繁育,意义重大。

成功育出的翼手参参苗。图片由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提供成功育出的翼手参参苗。图片由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提供

  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陈宏告诉海南日报记者,20年前,该所研究团队就开始养殖与观察翼手参,但自习主席“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都明确提出“支持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以来,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就加快对翼手参的研究,终于繁育成功。

  为何要繁育翼手参呢?陈宏表示,目前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与中转基地,偏重于陆上的物种,海洋的物种被提及不多。他认为,海南要建设海洋强省,离不开海洋生物的开发和保护。

  “翼手参是一种热带珊瑚礁海域特有的海参,总与珊瑚礁生长在一块,该海参新品种的繁育技术成功,将可以有效改良珊瑚礁区的底质环境,帮助珊瑚礁生长,进而提高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陈宏还介绍,翼手参富含蛋白质,味道鲜美,也是重要的海鲜食材,同时具备生态价值和营养价值。

  目前,人工繁育翼手参还停留在实验室规模,但该所已经具备产业规模转化的技术能力。下一步,该所将组织专家加强攻关,以尽快实现翼手参繁育产业化,并以此为基础,引进更多珊瑚礁新物种,为推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奠定技术根基。(记者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