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在省吊罗山林业局的支持下,蓝海保育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于吊罗山,将6只草鸮放生。

  当天下午,工作人员将6只草鸮从箱中取出,亲鸟获得自由后,随即展翅高飞,消失在森林,而5只雏鸟仍在原地。工作人员却不心急,在安全距离外耐心等待,果不其然,刚刚飞走的亲鸟确认安全后回到了雏鸟身边。 至此,工作人员的使命便告一段落,放心离开。

  事情要从10月中旬说起。10月15日,陵水黎族自治县一工地发现一窝“怪鸟”,窝内共有1只大鸟、5只小鸟,眼神警惕,乍一看与猴子的脸颇为相似。

  大鸟羽毛黑黄相间,小鸟身上绒毛覆盖,被发现时大鸟奋力护着小鸟,颇为激动。救助人发现这窝鸟后,不知如何处理,送至林业部门。

  蓝海保育救护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林业部门通知后,前往林业部门接回了这“一家子”。

  蓝海保育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鸟不怪,名叫草鸮,又名猴面鹰,是中等体型的鸮类,夜行猛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栖息于山麓草灌丛中,以鼠类、蛙、蛇、鸟卵等为食,在中国南方农田地区分布较广,对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

  蓝海保育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对草鸮进行了初步检查,确认无明显外伤,各项生命体征良好后,这“一家子”便住进了鸟类特护病房,每天下午工作人员以小白鼠、鱼肉、鸡肉饲喂它们。

  初时饲喂,亲鸟较为激动,会伸展翅膀将幼鸟纳入羽翼下保护,对体型为其数倍的工作人员摇头晃脑发出威胁警示,企图吓退“坏人”,勇敢保护自己的孩子。在确认安全无虞,亲鸟则会在工作人员离开后,主动取食,幼鸟也会跟随在亲鸟身后,嗷嗷乞食。

  在蓝海保育救护中心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亲鸟状态良好,雏鸟有明显成长。

  近日,蓝海保育救护中心与林业部门沟通后,确认这批草鸮有亲鸟伴随且可自行觅食,可一同放生。今天下午,6只草鸮在吊罗山喜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