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记武警海南省总队三亚市支队年轻干事陈亮宇

  -海南日报记者杜颖 孙婧 通讯员毛文秀

曾经意气风发的陈亮宇。通讯员毛文秀摄曾经意气风发的陈亮宇。通讯员毛文秀摄

  一根细针沿左臂直直埋入心脏静脉,他坐在躺椅上静静地仰望着窗外的蓝天,气若游丝,被化疗灼烧过的喉管几乎吐不出话来,唯有真诚而痴恋的目光袒露内心的深情。

  如果这是最后的仰望,他此刻的内心想诉说着什么?

  泪水溢出了他的眼角。

  31岁,时间短暂得如同没有释完的烟火。然而,“回到部队去!”这个目标就像穿越了一个世纪的火焰燃烧着他的生命。

  “如果我死了,恳求你们把我所能用的器官全部捐出来,捐给需要的人,你们一定要答应我——”“不要再说下去了……”身旁白发苍苍的老父亲打断他,泪如雨注。

  一个入伍12年来全心全意献身部队的年轻军人,一个立下遗嘱要为更多活着的人献出自己的人,该有一颗怎样深挚善良的心灵?

  陈亮宇,武警海南省总队三亚市支队的一名年轻干事,以一颗跳动着的炽热的心,让我们看到铁血军营中又一份忠诚赤胆。

  被命运“抛弃”的年轻生命

  士官班长敖磊最后一次见到陈亮宇在岗位上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站姿威严笔挺,能数十小时‘扛任务’”的记忆里。

  去年12月20日这天,查哨途中,陈亮宇突然倒地昏迷。

  对于已参加过两会安保、高考试卷押运、春运及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安保执勤的陈亮宇来说,他自己也没曾想过,这一次“小感冒”会来势汹汹,执勤中全身不停地冒大汗,疲惫一浪一浪地漫过头顶,意志模糊,而后隐约听到敖磊的声音:“阿亮,你怎么了?”

  8天后,卫生队医生并没有将出具的检查报告直接拿给他,但陈亮宇从政治处主任刘小明暗淡的眼神里看出端倪:击倒自己的竟是癌症。

  鼻咽癌,并已扩散至骨髓!这一噩耗把他年轻的生命几乎瞬间抛向迷途。

  这是一个入伍12年来从未叫过苦累的军人。2007年从武警广州指挥学院作战指挥专业毕业后,陈亮宇直接进入武警海南省总队三亚市支队,在五中队担任排长历练,2年后以出色表现被委派重任,进入直属大队二中队担任副指导员。

  之所以说是“重任”,原因在于二中队是历年支队考核中成绩不达标的“后进中队”,营房硬件老化不说,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与其他支队有差距,怎么将“后进”转化为“后劲”,陈亮宇付出了无数心血。

  “用嘴带兵”是带不成的,以情带兵才是正道。知道二中队年轻士兵们多是“90后”,或多或少在家中被娇惯,陈亮宇对年轻士兵的教育就从“军人性格”开始。他常对战士们动感情地说:“选择做军人其实是选择了一种生活,军人是有自己的精神高地的,我说这些话不是为唱高调,我和你们年龄相近,我们要对得起这身军装,对得起军人的信仰。”在生活中,小到部队里叠“豆腐块”这样的细致问题,陈亮宇也愿意为年轻战士们答疑解惑,“部队真的需要你的被子是‘豆腐块’吗?部队要求严格,那一份苦心,就是为了培养你的独立!”

  变为朋友方能走入内心。战士们就这样与陈亮宇建立起了情感认同,就为着这份用心和这样的情分,二中队当年在支队评比中一跃跨入先进之列,彻底摘掉了后进的帽子。

  然而,陈亮宇病情恶化后,战友蔡汝润探望亮宇时用了“不忍心”三字,这还是那个当初精气神十足的亮宇吗?全身瘫痪无法动弹,病榻上,唯有不满周岁女儿的啼哭声能唤起他用尽全力地扭一下头,泪水弥漫了眼睛。

  一种忠诚与爱在悄然转化

  凶悍病魔面前,没有人不恐惧过,而人与人之不同,在于吞噬恐惧后所选择的生活。

  化疗期间,陈亮宇躺在病床上看到电视中播放的《感动海南》,“我应该拿什么献给党和我深爱的部队?”陈亮宇把日思夜想的这句话用力地写在了笔记本子上,这让他陷入长久的思考。

  1984年出生的陈亮宇,老家在海口桂林洋,在南海舰队当过兵的父亲陈继川,从亮宇6岁多起就教他打乒乓球锻炼意志韧劲,每当有部队官兵操练喊着号子从自家门前绿荫下跑过时,小亮宇就会出门眼巴巴地望着他们的背影,那种羡慕和自豪感在陈亮宇幼年的脑海中形成对军人的初始向往。等到长大后在高考志愿上义无反顾填写军事院校时,陈亮宇已把儿时的向往转化为一种爱,而这一种爱也伴随着他走进部队,再度转化为对军营的责任、带兵的责任。

  “没有陈亮宇,也没有今天的我。”已是三大队司务长的战士王凯说。王凯是陈亮宇2011年当指导员时的战士,性格孤僻,跟谁都合不来,用他自己的话说,“过去十几年我几乎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有人私下对陈亮宇说,为大队整体士兵水平不拉低,建议打个报告让他提前退伍。

  陈亮宇当即明确拒绝:“退掉一个战士容易,但决不能这样做!没有一个战士不渴望成才,性格出了问题,是我们工作不到位,该受批评的是我。”于是在随后大队开展的活动中,陈亮宇每次都有意地把自己和王凯分到一组,活动中引导他发言,增强他的自信心,逐步尝试解开他的“心结”,这种细腻让王凯至今想来仍感动不已,“以后可能再也遇不到这样一个如哥哥一般的亲人了。”与战友的隔膜逐步消散,王凯的性格发生了转变,后来,在陈亮宇的鼓励下王凯考取士官学校,毕业后成为司务长,因业绩突出,已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

  战士黄源城提到陈亮宇,用“恩人”来称呼。黄源城人缘不错,但有一次却因为出操中的小摩擦跟同班战友打了起来,换成别的指导员可能批评或谈心解决,但陈亮宇不同,他直觉觉得,以黄源城平日里的脾气根本不会发生这种事。为了知道真相,他干脆搬进了黄源城所在的班,同吃同住,谈心交流,黄源城这才吐露心声:原来就在几天前,因家中土地问题,父亲在纠纷中被打受伤,他想逃离部队回去帮父亲出气,这让他烦躁不已。

  “相信法律,家里的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陈亮宇耐心舒缓着黄源城的情绪,他向支队打报告,派保卫人员与黄源城家乡法院沟通协调,黄家父亲后来得到了法律赔偿,事件得以圆满解决。

  引导战士走成才之路的艰辛不易、说不出的苦水,陈亮宇都能咽下去。然而对家人,他却“失职”多年。同一宿舍的干事王圣标感慨,“亮宇平日一个月能回海口一趟已不容易,去年超强台风期间增援海口地区抗风,他家里遭了灾,房子也淹了,救灾地方离他家不到5里路,他狠心没回去。”

  而妻子李金玲是理解陈亮宇的:“他说过最多的话是‘阿玲,我又回不来了,你得体谅我这身军装’。”是啊,亲人怎会不理解,这绿如梦般的颜色,不正是他儿时绿荫下所向往的远方!

  将自己的身体全部捐献出去

  “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

  这是谁的话?雨果的。

  很多很多年了,陈亮宇总忘不了念书时学过的这句名言,它被刻在了心间,而此时,这话语成为他找寻生命走向何方的索引。

  今年6月初,再见陈亮宇时,看到是充满阳光精气的眼神,尽管半边脸及脖颈、手臂满是因放化疗灼烧的焦黑,但他早已走出得知病情初期时的低落,重新积极治疗并振奋了起来。

  这种振奋带给家人的除了欣慰也伴着心痛。这个打小坚韧听话的孩子,给白发苍苍的父母亲留下了遗嘱,他痛诉自己可能会给双亲带来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但恳请父母亲在自己意识尚全的情况下能够帮助联系医院,在遭遇不幸的情况下可以第一时间将有用的器官全部捐献出去,捐给需要的人,让生命延续。

  让陈亮宇有此感怀的,是他对生命的思索,还有父亲陈继川对患癌儿子的不舍不离。在知道亮宇生病的消息后,本来在海口打散工的老父亲辞了工作,收拾起了行囊。老父亲知道即便是生病,亮宇也想着的是部队,他不想离部队太远,于是在支队帮助下在海棠社区租了一间民房,全心全意照顾患病的儿子。多数时候,陈亮宇的身体是几近僵硬的,酷暑天也不容易动弹,老父亲就每天早晚帮他擦身。有一次,亮宇忍不住用劲地转头望向爸爸,吃力地说,“我这样的儿子,30岁了还让你做本该我为你做的事,阿爸我对不起你——”

  “阿爸始终相信你会好起来。”陈继川早已忍不住泪滴:“就算来生,也还要你当我的儿子……”

  给予的人生是多么幸福的人生,这是陈亮宇的感悟。患病期间部队的倾力资助,无数战友的关怀探望,家人的不舍不弃,让陈亮宇无处不感受着深情,“所以哪怕是一点点的奉献,都会给这个世界增加温暖,我想我得努力做得更多。”陈亮宇艰难地吐字,但坚定的神情一如往昔。

  或许有一天,回首来路,这位年轻人无法亲手收获果实,但所有人相信,他已用生命种下了一棵参天大树。

  这棵树的名字,被称为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