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位护士变“妈妈”她们怀抱成了她温暖的家

  在保温箱里,“多多”与旁边的孩子比起来有明显的区别——身材娇小、皮肤蜡黄,没有活力。由于早产,“多多”全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难以消化乳制品,医护人员精心护理,每日为她输液补充营养。

  入院3天后,“多多”脸上的红点已褪,现出清秀的五官。儿科邢医生介绍,“多多”长得好看,鼻梁高高的,“护士们都喜欢为她拍照。”3个星期的观察期后,多多的身体恢复很快,皮肤愈加白皙,原先的疾病也在逐渐康复。

  对于这个孤单到来的小女孩,护士们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多多”喜欢被人抱着睡觉,护士就一直抱着她,即使睡着了,也舍不得放下。“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看着她一点点长大,自己也很开心。”护士长陈敏利说,护士们都喜欢和“多多”说话,8月中旬的一天,她看见怀里的“多多”第一次笑了,突然眼角有些湿润。“从来没见过她笑,这是她人生中第一个笑容,被我看见了,很感动。”陈敏利说,那之后,“多多”不仅会笑,还会发出声响,她那小小的笑脸后,曲折的身世让人动容。

  “至今不知道‘多多’的父母是谁、年纪多大、做什么行业,都不知道,没有他们的消息。”陈敏利说,别的孩子都有妈妈照顾,“多多”没有,可是她却收获了更多“妈妈”的爱。

  她是大家的“女儿” “妈妈们”工作时也背着她

  9月14日下午,在陈敏利的怀中,已经痊愈的“多多”微闭着双眼,打起了哈欠,没过多久,传来了轻微的鼾声。

  再过一个小时,“多多”将被送往三亚市社会福利院。得知这个消息后,护士林止提前调好班,换成当天下午上班,就为了最后照顾“多多”。林止笑着说:“这是我的第二个女儿。”

  “多多”睡醒后,林止赶紧接过来,忙着和“多多”自拍。“‘多多’看着屏幕,来,笑一下!”林止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抱着“多多”,陈敏利和其他护士凑在身旁,护着“多多”。“我女儿和‘多多’没差多少岁,下班照顾女儿,上班时,照顾‘多多’。”林止说,一个是上班的女儿,一个是下班的女儿,“都是我的女儿。”

  与林止一样的,还有其他28名护士。“我们都是‘多多’的妈妈,照顾她,就像照顾自己的女儿。”新生儿科主任林毅说,“多多”的一颦一笑,都牵动所有护士的心。由于“多多”无人照料,每一位护士都格外照顾她。“新生儿科很忙,经常忙得手忙脚乱,别的孩子会有家人探望,‘多多’只有我们。这时,当班的护士就会把‘多多’背在身上,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多多’。”林毅说。

  陪伴“多多”这114天她们成了永远的家人

  下午4点,医院的车到了,多多将被送往福利院。林止提起两袋为“多多”准备的物品,“有毛巾、脸盆、奶粉、衣服等等,都是大家买来的。”看着“多多”,林止欲言又止,最终贴在女婴耳边,悄悄地说,“到了福利院,要听话,我会常常去看你的。”虽然不知“多多”是否听得懂,但是看着那双闪烁的大眼睛,林止已经觉得很满足。

  尽管不在病房内工作,与“多多”的接触也相对较少,但新生儿科的财务主管蔡黄英对“多多”的爱却一点不少。每天上班时打卡,下班时,抱一抱“多多”。“必须到病房里抱抱‘多多’,说说话,才觉得一天任务全部完成了。”“多多”的每一个动作,在蔡黄英眼里,充满了惊喜。“上个月底的一天,抱‘多多’坐着,突然发现她能坐得很稳、很直,那一刻心里很高兴,她发育得很好!”蔡黄英笑着说。

  “多多”康复后,仍然没能找到她的父母,意味着她将被送去福利院。

  9月14日是约定的日子,当这一天临近,29位“妈妈”几乎是数着日子过的。“整整114天,没有一天忘记过抱‘多多’。她离开新生儿科,却永远不会离开我们。”抱“多多”上车时,林毅说道。

  下午5点左右,林毅和三亚市社会福利院保育部负责人谭勇完成交接。“多多”有了属于自己的床,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龙晓多”,这是和福利院的其他兄弟姐妹一样的姓氏——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即使没有找到本该收下礼物的人,依然贵重无比。

  记者手记

  再大的困难能大过一条生命?

  她出生仅数天,就被裹在一团衣物中,躺在几毛钱一斤的纸箱内,被放在了凌晨的街头,那天,她没有哭闹甚至不能发出一丝微弱的呼救的声响。若不是好心市民及时发现,等待她的会是什么?会不会被人无意间随手扔进垃圾箱?如果没有护士们的悉心关爱与照顾,这条小生命能不能存活下来?

  这名早产女婴体弱多病,需要治疗,或许她的父母是面临很大的困难,才狠心将她丢弃在街头。可是再无奈也不应该做出丢弃的行为。办法总比困难多。不知“多多”的亲生父母,在送走孩子后,会不会心有愧疚,有没有心生悔意。要知道,“生命高于一切”,再大的困难,都不应拿孩子的生命开玩笑。能力大小不论,生下她,就要负责到底,这是为人父母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