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

  一把青菜在不同市场价格大不同的原因何在?南国都市报记者通过多方走访以及采访业内人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同一菜品不同市场价有高低

  决定因素在“颜值”

  “为什么在别的市场皇帝菜只要6.5元,您这却贵了1.5元,我知道海玻市场最便宜的只要6元。”对于记者的疑问,文华市场蔬菜摊上的邓阿姨拿起了一把皇帝菜向记者解释,市场内很多人的菜都是从海玻市场购进的,海玻市场本来就是批发市场,菜价便宜并不奇怪。相对于其他市场,他们会挑选最好的第一批货到文华市场销售,虽然进货价会高一些,但在卖相上会相对“好看”。

  “像文华市场地处繁华地段,并且周边小区的居民消费水平较高,如果我们进的菜品相太差,别人问都不问转身就走了。”邓阿姨告诉记者,其实文华市场的菜就是比其他市场贵出0.5元~1元,他们也想便宜多卖些,但加上运费和本钱,卖便宜了要自己掏腰包的。

  另一位菜贩则告诉记者,通常他们进的菜都是品相好看的,无烂叶蛀虫,并且是洗了之后放在摊位上供客人挑选的,而这些人工成本,则会算到比其他市场贵出来的那一部分里。

  2同一菜品同一市场菜价有高低

  还要看摊主“身份”

  在金花市场里,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市场里的固定摊位。一蔬菜摊主介绍,她的位费是每个月550元,相当于每天18块多钱;还有一类是,市场外围划设在地面上的临时摊位,摊主介绍,他们按占位面积交费,每天5元至几十元不等。

  这些临时摊贩的蔬菜报价普遍比固定摊位摊主的报价每斤低0.5元至1元。

  在分析原因时,金花市场固定摊位摊主赵女士介绍,除了每天的摊位费成本相对较高,蔬菜批发到手以后的耗损也不小,这也是加大成本的重要因素。赵女士一边给蔬菜去烂叶、切根,一边举例说,像外地菜,因为要保鲜,部分从外省运至海口时会放置7斤左右的冰水,而盛放蔬菜的泡沫箱就重1斤,但成交时批发商却只给折去2斤,这多出了6斤全部要算到批发菜价里,再加上来回的运费、塑料袋等成本,菜贩一般会在批发价上加价1.5元零售,而本地菜会稍加价0.5元。

  “一样的菜,我们要把买菜的人留在市场外围买菜,菜肯定要‘漂亮’,但蔬菜的价格也很关键,在外面卖加价会加得少一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摊贩称。

  3同一菜品同个市场不同摊位价格有高低

  大多取决于“出身”

  所批发而来的蔬菜“出身”不同,也会影响到蔬菜零售价高低。

  在龙舌坡市场,与潘阿姨相邻的菜摊上同样摆着油麦菜、生菜等,但报价上,却差异明显。潘阿姨的油麦菜和生菜零售价均是4.5元,比起与她相邻的摊主都要贵0.5元,有的菜品差价在1元左右。把菜价定得比别人高,不担心卖不出去吗?

  对此,潘阿姨等摊主称,主要因为菜的“出身”不同。以油麦菜为例,潘阿姨的货箱里,一片绿油油,即使散落的废弃菜叶也没有泛黄,只是有些折损。看着潘阿姨的油麦菜,另一位摊主说:“我拿的那两箱很多叶子黄黄的,零售前处理品相的时候扔掉好多,成本就高了,挑货失误了”。

  19日,蓝天路民生市场里油麦菜和皇帝菜菜价与临近的龙舌坡市场相比,每斤平均贵1.5元左右。在民生市场买菜的周边很多市民都知道,包括民生市场里的管理人员。大伙儿透露原因也是因为“出身”问题:有的民生市场摊贩是直接从旁边龙舌坡市场批发蔬菜来零售的。

  “一般就是在批发价上加一点价批发给他们(民生市场摊贩),他们再零售的价格肯定要比我们这要高点。”记者从龙舌坡市场的胡阿姨等摊主口中证实了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