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不同地 同菜不同价

  家门口就有菜市场,七旬老太却总是每天坐公交车到几公里外的市场买菜,如此“舍近求远”为哪般?

  菜价高与低 凭啥大不同?

  本报记者调查走访,海口各市场菜价差异不小,甚至同个市场价格也不一,一斤芹菜差价最高达到3元

  小小一把青菜在不同菜市场价格相差一块多钱,为了节省开支,年过七旬的婆婆舍近求远,每次都要从文华路搭公交车到离家近4公里的海玻农贸市场买菜。这让市民林女士感到无奈的同时也很疑惑:同样是菜市场,为何一斤菜差价这么大?

  9月19日、20日,南国都市报记者走访了海口海玻市场、文华市场、龙舌坡市场等7家菜市场发现,青菜在不同市场价格差异确实存在,一斤皇帝菜最多差2元,一斤芹菜的差价最高达到3元。

  买菜故事

  老太“舍近求远”买菜

  只因省钱省出“成就感”

  “海玻市场的菜比其他一些市场的菜便宜不少,即便是坐公交过来也是值得的。”林女士的婆婆刘奶奶是东北人,来到海口后,发现家门前的文华市场虽然很方便,但蔬菜零售价格偏高。她打听得知,秀英海玻市场的菜物美价廉,于是乘坐公交车去买了一次,发现的确如此后,老人家踏上了“舍近求远”买菜的“征程”。

  刘奶奶每天买菜都是早上6点半出门,从文华路搭上16路公交车,奔波到离家近4公里的海玻农贸菜市场。她说,如此坚持了一年多,每月都能省下不少开销。

  “像生菜、芹菜和青椒是我们一家人最常吃的蔬菜,一个月至少会买10次左右,每次每种至少买两斤,花同样的钱我在海玻市场能买到最好的菜,但在文华市场却只能勉强淘些差菜。”刘奶奶拎着手中刚买的几袋蔬菜,现场给记者算起账,“每样菜每斤我按省1元钱算,光这三样菜,我一个月就能省至少60元钱。”

  刘奶奶说,自己现在每天唯一的任务就是和老伴儿一起带孙女,时间非常宽裕,虽然她的儿子和媳妇都觉得这种舍近求远买菜的行为“太折腾人”,但她却坚持认为这是花了时间节省开支的好办法。“我去菜市场每次都买十多样菜,每样至少能省下两三块,一次就能省二三十元,这钱都可以给孙女添件小衣服了。”刘女士说,她这是在变着方式给家里“创收”,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