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荣(前二排左五)生前与学生的合影(南海网记者高鹏翻拍)刘运荣(前二排左五)生前与学生的合影(南海网记者高鹏翻拍)

  小时候,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突如其来的小儿麻痹症让他左腿萎缩,不能正常行走;1980年高中毕业那年,他一瘸一拐地走进龙保小学的教室,成为一名老师;1998年,他担任龙保小学小学校长,他依然讲课,依然瘸着腿在校园巡逻。

  他见不得学生辍学,于是面对交不起学费的家长,他来担保,哪怕是自己垫钱,他也要让学生读书;他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海口,他没有一张生活照,只有和小学毕业生的合影;他当了几十年的校长,几十年的积蓄却连一套经济适用房的首付都付不起;他在病重弥留之际,心里牵挂的还是学生、学校,梦话里都念叨着让学生好好学习。

  他就是万宁市东澳镇龙保小学校长刘运荣,这辈子,他用一副不完美的身躯诠释了一份沉甸甸的教育坚守。

  一条残腿 站稳三尺讲台

  1959年,刘运荣出生在万宁市东澳镇的新村村,不久他患了小儿麻痹症,致使左腿萎缩,他不能像健康的孩子一样奔跑、玩耍。“不能尽情地玩,却促使他把心思都花在学习上。知识给他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刘运荣生前的好友、与他小学中学均为同学的崔林山说,这是促使刘运荣萌生教书育人梦想的动因之一。

  龙保小学位于龙保、新村两村之间,村里小孩大多在这里接受最初的启蒙。作为自己的老家,刘运荣觉得教起乡亲们的孩子会感觉更亲切些。1980年秋季,高中刚毕业的刘运荣在孩子们异样的眼光中一瘸一拐走进教室。

  一个瘸腿的人选择了需要站着的职业,刘运荣在这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34年,讲课时从来不坐。

  “刘校长上课时,我们这些同学都会搬张木凳子放在讲台上,让他坐着上课,但他每次都是笑笑,坚持站着讲课。当时我们还小,不知道刘校长坚持得辛苦,现在想来,刘校长太不容易了!”龙保小学2002届毕业生王业豪回忆起刘运荣讲课的场景,眼泪不住往下滴。

  刘运荣教的科目是数学,较为抽象的数学题目和知识点,单靠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板书展现。刘运荣深知这一点,他在黑板上写板书时,左腿往左伸,右腿撑着身体,形成稍显夸张的“稍息”姿势。板书写好,知识点讲解完后,刘运荣顺手就用手把板书擦掉,再写下一份板书,粉笔灰就落在他的身上,尤其是右腿。

  “之前我埋怨过老刘几次,说他老是把右腿裤子弄得都是粉笔灰,最后很难洗干净。”刘运荣妻子容阿郎说,直到有一次她看到刘运荣上课的情景,她理解了他。

  王业豪还记得,有一天,刘运荣上完课后,刚走到教室门口时,整个人都摔倒在地。同学们赶紧跑过去扶,刘运荣好不容易站了起来,摆摆手说:没事,就是站得久了,脚没力。

  “许多动作我们做起来一点都不难,但对刘运荣来说非常吃力,而且一直做了几十年!”崔林山说。

刘运荣(前二排左六)生前与学生的合影(南海网记者高鹏翻拍)刘运荣(前二排左六)生前与学生的合影(南海网记者高鹏翻拍)

  一份责任

  不能让学生辍学

  龙保村、新村村位于东澳镇的海边,这里的村民主要以出海捕鱼为生。几十年前,上小学还需要交学费,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学杂费100多元,这对于许多家庭是个不小的负担。

  因为贫穷,在龙保小学就读的学生经常有辍学的可能。刘运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